没有撤离敦刻尔克的那些士兵,他们去了哪里
发布时间: 2017-09-05 09:33
1
从1940年5月26日“发电机”行动一开始,敦刻尔克撤退就是撤离英国士兵的行动,至于法国士兵……帮忙挡住德国人就好。
5月27日英法海军高层在多佛尔开会,共同制定从敦刻尔克撤退联军的计划。看到英国人把撤退计划摆到桌面上时,法国海军将领傻眼了:他们没有撤退计划。虽然在多佛尔两国达成一致:英法两军共同使用所有船只。但在敦刻尔克海滩撤离现场,英国远征军总司令戈特表示并不知道多佛尔协议,你们法军不能使用英军的运输船,要用用你们自己的船。
而法军根本就没有自己的运输船。所以在敦刻尔克,法军发现自己国家的海滩,却专供海峡对面的英国人使用。即便是法国将军,也难以登上一艘英国轮船。英军几乎给所有通道都设置了路障,以便自己人能极其顺利毫无障碍地通过。而法军要想通过,面对的是手持步枪上有刺刀的英国哨兵。极其愤怒的法军,声称要把瞄准德国人的大炮掉头来对准这些英国自私鬼。
到了5月31日的时候,22万英国士兵已经有15万撤离,而20万法国士兵只有1.5万人送走。英国首相丘吉尔不得不飞往巴黎,向法国方面保证:他亲自来法国的原因,就是确保法军指挥官能跟英国指挥官一样收到同样的撤离令,保证“法军部队将比英军享有绝对的优先权。”
但实际上,在6月1日将英国军队基本全部撤离之后,面对越来越严重的运输船只损失,丘吉尔致电法国总理雷诺,要求“停止撤离”。极其愤怒的法国人,坚决要求剩下的2万名英军“留下来与法军共同坚守阵地”。于是在最后两天,英国船只终于将5万多名法军士兵撤离敦刻尔克。
整个敦刻尔克撤退,215000名英军成功撤回英国,而法军只有95000人。至少6000名法军为掩护撤退而阵亡,法军在敦刻尔克伤亡总数超过3万人。声名显赫的法国第一军团40000人,全部被德军俘虏。
而那些撤去英国的法军,士气低落、组织混乱。英国人怕这些法军威胁英国社会的稳定,将他们解除武装之后集中。在英国即将被德国封锁的可预见形势下,丘吉尔不想留这么多法军在英国浪费粮食。
于是仅仅几周后,英国就借口法国政府要求,将5万多法军送回法国作战。但此时法国政府已经宣布投降,因此这数万法军也迅速被德军瓦解,没阵亡的成为战俘。
于是讽刺的一幕出现了:在敦刻尔克没有能撤离的法军,不久后就在战俘营中遇见了当时成功撤离的战友。敦刻尔克的成功,只是英国人的成功。
2
不幸中万幸的是,同样身为德军的战俘,法国战俘几乎可算是待遇最好的一群,比后来的苏联战俘要幸福得多。
这跟希特勒对法国的态度有关。希特勒认为法国人虽然不是高贵的日耳曼民族,但也不是犹太人和斯拉夫人那样的劣等民族。而德国和法国,都是1929年日内瓦《关于战俘待遇公约》的缔约国。虽然是纳粹,但严谨的德国人实事求是地遵守了这一出于人道主义的、善待战俘的条约,尤其在业已成为占领国的法国。而后来的苏联,并不是缔约国。
法国战俘在进入战俘营时会被区别对待:犹太人送去死亡集中营,一般战俘只是监禁,即便要劳动也不会让他们从事强度足以致命的重苦力。二战期间大约有150万名法国士兵成为德国战俘,而最终仅是解散或获释的就达到了三分之一 。
来看看法国战俘的生活。以著名的法国文化巨匠萨特为例,在敦刻尔克撤退结束后半个月,他在法德边境被德军俘虏。在战俘营里萨特干什么呢? 先是当翻译,然后是为战俘营的文艺节目撰写剧本,还研读了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巨著《存在与时间》。不到一年,他就以眼睛有疾病、不可能再打仗为理由获释。德军鄙视法国战俘,但对萨特们的虐待,不过是踢踢他们的屁股而已。
萨特获释后去了巴黎,发现投降后的巴黎生活比以往更刺激,他后来感慨:“如果我说恐怖不可忍受但却很适合我们,人们能理解我吗?我们从来没有像在德军占领下那样自由过。”
1964年,萨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,但他拒绝领奖。
另外像提出“决定性理论”的摄影大师布列松,也曾是德军战俘。二战期间他加入了法军第三军的摄影服务队,1940年被德军俘虏,关押在德国的战俘营。在战俘营中他做手工、修铁路、洗烂菜、制干草垛,还随时想着逃跑。他曾两次试图越狱都被德军抓回,第三次才终于成功。
这也因为当时尚是二战初期,德军对法国战俘要宽容得多。在二战后期,英美战俘若试图越狱,一经发现立即枪决。但无论如何,布列松总是从战俘营里毫发无损地走了出来。
跟犹太人和苏联战俘不同,法国和英美战俘在德军那里有很大的生存几率。即便到二战后期、德军节节败退的时候,德军的战俘营仍然有运动会、音乐会,甚至可以收到国际红十字会的包裹。这些细节在美国人拍的电影《哈特之战》中多有描述,而作为胜利者的美方,没必要故意美化纳粹的战俘营。
德军进入巴黎,和日军进入南京,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。令人很难想象的是,德军军纪严明,对于巴黎市民几乎秋毫无犯。不骚扰平民的优良作风致使德军后来进攻苏联,进入乌克兰、白俄罗斯和拉脱维亚等前苏联加盟国时,竟然受到当地群众的夹道欢迎。
而且正规的德国国防军作战部队,绝没有对妇女大规模强暴的暴行发生,少数个案也受到了德国军事法庭的处罚 。这一点,跟日军在南京、以及苏军在柏林及我国东北地区的行径形成鲜明对比。
3
但落入德军战俘营、甚至可能比留在战场上的生存几率更高这一点,在敦刻尔克当时的英法联军是不知道的。从伦敦到巴黎,最担心的是挤在敦刻尔克狭窄海滩上的几十万英法联军被德军团灭。事实上,在敦刻尔克也确实发生了德国党卫军集体枪杀英国战俘的事件。虽然党卫军跟正规的国防军士兵从编制到隶属都不同,但毕竟都是德国人。
整个世界后来都在怀疑甚至嘲笑希特勒:神经质地让德军停止了两天进攻,让英法联军得到宝贵时间撤离。然而事实上,希特勒也许从来没有想过要把这几十万联军全部歼灭,他只是做出一种高压的姿态,目的是迫使英国媾和。
站在希特勒的角度去想一想:要歼灭这三十多万带有重装备和火炮的英法联军,德国空军和地面装甲部队都会付出巨大的代价。困兽犹斗,放一条生路让他们逃跑、比逼他们殊死相拼,对自己要划算得多。德军的战略目的,不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。
就算把这三十多万联军全部歼灭,让英国也像法国一样投降,对于德国和希特勒又有多少好处呢?英国的势力已经被他清除出欧洲大陆,而以德国海军的实力,也不足以像征服波兰一样征服隔海相望的英国。
就算征服了英国又如何?作为老牌的殖民地帝国,英国一旦灭亡,其海外殖民地体系将会全盘崩溃。而德国在一战之后失去了所有的海外殖民地,海外力量一片空白,现在全国军力都用于控制欧洲,根本不可能从英国的灭亡中获得多少利益。德国劳神费力地灭了英国,最后却是冷眼旁观的日本和美国坐收渔人之利、成为英国灭亡之后的最大受益者,希特勒才没那么傻呢。
所以希特勒在敦刻尔克,虽然也派地面部队进攻、也派空军炸船,但其实并没有倾尽全力要围歼三十万联军。希特勒的意图,更多是造成高压态势令英国政府与德国议和。虽然他低估了丘吉尔的强硬,没能成功地达到战略目的,但又有多大关系呢?希特勒一早就预言:英国人至少在三四年之内,不可能返回欧洲大陆。英国人认为敦刻尔克撤退是奇迹、是胜利,但在德国和希特勒看来,却并不是一次失败。那三十万联军的死活,对德军今后的战略目的,并没有那么关键。
纳粹德国的失败,最终在于于东西两线同时作战,同时应付两个战争资源和潜力都高于自己的大国:美国和苏联。没有苏联在东线的牵制、没有美国在西线的介入,也就没有北非战役和后来的诺曼底登陆。从敦刻尔克撤离下来保留的蒙哥马利和英军,连当配角的机会都可能不会有。
深究到底,敦刻尔克是一次英法联军面对德军无能的展示,而不是像珍珠港、中途岛、斯大林格勒和诺曼底这样的关键性节点。撤退和逃跑的区别,在于前者主动、后者被动。在1940年5月的法国敦刻尔克,英法联军没有任何选择,只能把所有重武器装备留给德军、能跑多快跑多快。
但作为英国人和丘吉尔,是必须把这样的失利用来鼓舞士气、化被动为主动、把不利舆论转为正面宣传的。也不仅是英国人,换了哪国人都一样。
从1940年5月26日“发电机”行动一开始,敦刻尔克撤退就是撤离英国士兵的行动,至于法国士兵……帮忙挡住德国人就好。
5月27日英法海军高层在多佛尔开会,共同制定从敦刻尔克撤退联军的计划。看到英国人把撤退计划摆到桌面上时,法国海军将领傻眼了:他们没有撤退计划。虽然在多佛尔两国达成一致:英法两军共同使用所有船只。但在敦刻尔克海滩撤离现场,英国远征军总司令戈特表示并不知道多佛尔协议,你们法军不能使用英军的运输船,要用用你们自己的船。
而法军根本就没有自己的运输船。所以在敦刻尔克,法军发现自己国家的海滩,却专供海峡对面的英国人使用。即便是法国将军,也难以登上一艘英国轮船。英军几乎给所有通道都设置了路障,以便自己人能极其顺利毫无障碍地通过。而法军要想通过,面对的是手持步枪上有刺刀的英国哨兵。极其愤怒的法军,声称要把瞄准德国人的大炮掉头来对准这些英国自私鬼。
到了5月31日的时候,22万英国士兵已经有15万撤离,而20万法国士兵只有1.5万人送走。英国首相丘吉尔不得不飞往巴黎,向法国方面保证:他亲自来法国的原因,就是确保法军指挥官能跟英国指挥官一样收到同样的撤离令,保证“法军部队将比英军享有绝对的优先权。”
但实际上,在6月1日将英国军队基本全部撤离之后,面对越来越严重的运输船只损失,丘吉尔致电法国总理雷诺,要求“停止撤离”。极其愤怒的法国人,坚决要求剩下的2万名英军“留下来与法军共同坚守阵地”。于是在最后两天,英国船只终于将5万多名法军士兵撤离敦刻尔克。
整个敦刻尔克撤退,215000名英军成功撤回英国,而法军只有95000人。至少6000名法军为掩护撤退而阵亡,法军在敦刻尔克伤亡总数超过3万人。声名显赫的法国第一军团40000人,全部被德军俘虏。
而那些撤去英国的法军,士气低落、组织混乱。英国人怕这些法军威胁英国社会的稳定,将他们解除武装之后集中。在英国即将被德国封锁的可预见形势下,丘吉尔不想留这么多法军在英国浪费粮食。
于是仅仅几周后,英国就借口法国政府要求,将5万多法军送回法国作战。但此时法国政府已经宣布投降,因此这数万法军也迅速被德军瓦解,没阵亡的成为战俘。
于是讽刺的一幕出现了:在敦刻尔克没有能撤离的法军,不久后就在战俘营中遇见了当时成功撤离的战友。敦刻尔克的成功,只是英国人的成功。
2
不幸中万幸的是,同样身为德军的战俘,法国战俘几乎可算是待遇最好的一群,比后来的苏联战俘要幸福得多。
这跟希特勒对法国的态度有关。希特勒认为法国人虽然不是高贵的日耳曼民族,但也不是犹太人和斯拉夫人那样的劣等民族。而德国和法国,都是1929年日内瓦《关于战俘待遇公约》的缔约国。虽然是纳粹,但严谨的德国人实事求是地遵守了这一出于人道主义的、善待战俘的条约,尤其在业已成为占领国的法国。而后来的苏联,并不是缔约国。
法国战俘在进入战俘营时会被区别对待:犹太人送去死亡集中营,一般战俘只是监禁,即便要劳动也不会让他们从事强度足以致命的重苦力。二战期间大约有150万名法国士兵成为德国战俘,而最终仅是解散或获释的就达到了三分之一 。
来看看法国战俘的生活。以著名的法国文化巨匠萨特为例,在敦刻尔克撤退结束后半个月,他在法德边境被德军俘虏。在战俘营里萨特干什么呢? 先是当翻译,然后是为战俘营的文艺节目撰写剧本,还研读了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巨著《存在与时间》。不到一年,他就以眼睛有疾病、不可能再打仗为理由获释。德军鄙视法国战俘,但对萨特们的虐待,不过是踢踢他们的屁股而已。
萨特获释后去了巴黎,发现投降后的巴黎生活比以往更刺激,他后来感慨:“如果我说恐怖不可忍受但却很适合我们,人们能理解我吗?我们从来没有像在德军占领下那样自由过。”
1964年,萨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,但他拒绝领奖。
另外像提出“决定性理论”的摄影大师布列松,也曾是德军战俘。二战期间他加入了法军第三军的摄影服务队,1940年被德军俘虏,关押在德国的战俘营。在战俘营中他做手工、修铁路、洗烂菜、制干草垛,还随时想着逃跑。他曾两次试图越狱都被德军抓回,第三次才终于成功。
这也因为当时尚是二战初期,德军对法国战俘要宽容得多。在二战后期,英美战俘若试图越狱,一经发现立即枪决。但无论如何,布列松总是从战俘营里毫发无损地走了出来。
跟犹太人和苏联战俘不同,法国和英美战俘在德军那里有很大的生存几率。即便到二战后期、德军节节败退的时候,德军的战俘营仍然有运动会、音乐会,甚至可以收到国际红十字会的包裹。这些细节在美国人拍的电影《哈特之战》中多有描述,而作为胜利者的美方,没必要故意美化纳粹的战俘营。
德军进入巴黎,和日军进入南京,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。令人很难想象的是,德军军纪严明,对于巴黎市民几乎秋毫无犯。不骚扰平民的优良作风致使德军后来进攻苏联,进入乌克兰、白俄罗斯和拉脱维亚等前苏联加盟国时,竟然受到当地群众的夹道欢迎。
而且正规的德国国防军作战部队,绝没有对妇女大规模强暴的暴行发生,少数个案也受到了德国军事法庭的处罚 。这一点,跟日军在南京、以及苏军在柏林及我国东北地区的行径形成鲜明对比。
3
但落入德军战俘营、甚至可能比留在战场上的生存几率更高这一点,在敦刻尔克当时的英法联军是不知道的。从伦敦到巴黎,最担心的是挤在敦刻尔克狭窄海滩上的几十万英法联军被德军团灭。事实上,在敦刻尔克也确实发生了德国党卫军集体枪杀英国战俘的事件。虽然党卫军跟正规的国防军士兵从编制到隶属都不同,但毕竟都是德国人。
整个世界后来都在怀疑甚至嘲笑希特勒:神经质地让德军停止了两天进攻,让英法联军得到宝贵时间撤离。然而事实上,希特勒也许从来没有想过要把这几十万联军全部歼灭,他只是做出一种高压的姿态,目的是迫使英国媾和。
站在希特勒的角度去想一想:要歼灭这三十多万带有重装备和火炮的英法联军,德国空军和地面装甲部队都会付出巨大的代价。困兽犹斗,放一条生路让他们逃跑、比逼他们殊死相拼,对自己要划算得多。德军的战略目的,不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。
就算把这三十多万联军全部歼灭,让英国也像法国一样投降,对于德国和希特勒又有多少好处呢?英国的势力已经被他清除出欧洲大陆,而以德国海军的实力,也不足以像征服波兰一样征服隔海相望的英国。
就算征服了英国又如何?作为老牌的殖民地帝国,英国一旦灭亡,其海外殖民地体系将会全盘崩溃。而德国在一战之后失去了所有的海外殖民地,海外力量一片空白,现在全国军力都用于控制欧洲,根本不可能从英国的灭亡中获得多少利益。德国劳神费力地灭了英国,最后却是冷眼旁观的日本和美国坐收渔人之利、成为英国灭亡之后的最大受益者,希特勒才没那么傻呢。
所以希特勒在敦刻尔克,虽然也派地面部队进攻、也派空军炸船,但其实并没有倾尽全力要围歼三十万联军。希特勒的意图,更多是造成高压态势令英国政府与德国议和。虽然他低估了丘吉尔的强硬,没能成功地达到战略目的,但又有多大关系呢?希特勒一早就预言:英国人至少在三四年之内,不可能返回欧洲大陆。英国人认为敦刻尔克撤退是奇迹、是胜利,但在德国和希特勒看来,却并不是一次失败。那三十万联军的死活,对德军今后的战略目的,并没有那么关键。
纳粹德国的失败,最终在于于东西两线同时作战,同时应付两个战争资源和潜力都高于自己的大国:美国和苏联。没有苏联在东线的牵制、没有美国在西线的介入,也就没有北非战役和后来的诺曼底登陆。从敦刻尔克撤离下来保留的蒙哥马利和英军,连当配角的机会都可能不会有。
深究到底,敦刻尔克是一次英法联军面对德军无能的展示,而不是像珍珠港、中途岛、斯大林格勒和诺曼底这样的关键性节点。撤退和逃跑的区别,在于前者主动、后者被动。在1940年5月的法国敦刻尔克,英法联军没有任何选择,只能把所有重武器装备留给德军、能跑多快跑多快。
但作为英国人和丘吉尔,是必须把这样的失利用来鼓舞士气、化被动为主动、把不利舆论转为正面宣传的。也不仅是英国人,换了哪国人都一样。
上一条:敦刻尔克大撤退